郑州在线

伏牛山中绘振兴河大卫承制纪录片今晚将在央视播出

健康 用户:贺滨 2255℃
“伏牛山中绘振兴”河大卫承制纪录片今晚将在央视播出!

2月21日(今晚)20:00,由河南卫视纪录片事业部承制的央视品牌栏目《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篇之《丁河——伏牛山中有瑰宝》将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邀您一起相约乡愁、共话振兴。

伏牛山下 千年药乡

这是山茱萸。

这是野菊花。

还有丹参、连翘等中药材,都是

河南南阳西峡县丁河镇的特产。坐落在伏牛山脚下的丁河镇,种植有两万多亩药田,年产量

超过120万斤。

能拥有如此规模的药田,多亏了身后的伏牛山。

据《西峡县志》记载,丁河镇的大山里有植物药材1125种,是中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早在汉代,伏牛山一带的百姓就开始进山采药。靠山吃山,山林中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成为山里人家的依靠。

而今,丁河镇人不仅开发了药田,还种植了两万亩的猕猴桃,发展了袋料香菇产业,打造出“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有八成居民从事相关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高达18亿元,人均年收入接近3万元。

团结协作 打造“猕猴桃之乡”

“千年药乡”怎么就种起猕猴桃了呢?这还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说起。那时随着中药材的价格逐年攀升,来山里挖药材的人越来越多,致使野生中药材资源锐减。

生态要保护,药农们的生计问题也要解决,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山里野生猕猴桃。不过野生的口感不好,引种了也卖不上价,于是大家琢磨着引进新品种。

买回来种苗不难,但试种是个大难题。猕猴桃试种周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十几个品种得试到猴年马月去。听到这个消息后,村民们决定每家拿出半亩地参与试种,十几个品种一起种,只要四年时间,就能选出最适合的品种。

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办成大事。如今,丁河镇2万亩猕猴桃,每年产量近亿斤,产值3亿多元。丁河镇所在的西峡县也被评为“猕猴桃之乡”。

变废为宝 边角料有大用途

随着中药材产业和猕猴桃种植发展如火如荼,丁河镇人又有了新的“烦恼”。这中药材能入药的部分就那么一点儿,剩余的边角料该怎么办?

好办,做成有机肥,用来滋养猕猴桃,而这也是丁河镇近两年开始推广的果树种植新模式。不仅如此,这些边角料还被开发成了种植银耳、香菇的菌棒培养基。中药材、猕猴桃、菌菇就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菌、果、药”循环的生态产业链。

今晚20:00,锁定CCTV4,《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走进伏牛山下丁河镇,看一座“千年药乡”如何多线发展、合作共赢的!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王一通  编辑丨孙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