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全国爱耳日 老人不爱说话情感封闭竟然是因为耳聋

健康 用户:梁真 2628℃
全国爱耳日 | 老人不爱说话、情感封闭,竟然是因为耳聋

“我父亲最近好像听不清、听不懂我们说话,回话越来越迟缓,还对周围的人、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了,他是不是患上老年痴呆了呢?”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诊室内,小英(化名)带着年迈的父亲前来就诊。

完善听力学、影像学等检查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杨海弟教授终于揭开了“谜底”——不爱说话、情感封闭、认知下降都是老年性耳聋的相关表现。专家指出,像小英父亲这样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的方式改善听力,重回美好清晰的有声世界。

“听不见”导致的“不交流”

杨海弟教授介绍道,小英父亲所患的老年性耳聋(Presbycusis)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Age-Related Hearing Loss ,ARHL)是一种双侧渐进性、对称的感音性神经性聋,主要见于高频听力受损,部分患者表现为言语识别能力降低。老年性耳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直接导致听觉言语交流障碍,引发孤独感、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和社会隔离现象。

“患者有时会表现出反应迟缓、交流减少等看起来像老年痴呆的症状,但经过检查后,通常可以排除,往往是因为‘听不见’而引发的‘不交流’。”杨海弟教授介绍,老年性耳聋患者因为听力下降,听不清别人的说话内容,担心自己说错话,逐渐变得不愿与人交流。

老年性耳聋可致“四大危害”

那么,老年性耳聋可能导致哪些危害呢?

首先,患者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言语交流能力下降,也就是“不太跟人说话”了。正常人听见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Hz。老年听力损失早期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言语识别能力下降,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言语交流更加困难;当听力损失累及中低频率时,即使在安静环境下言语交流也很困难。因此,老年人会主动减少社会交往。

其次表现为情感和社会交流能力下降。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失和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导致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久之则变得多疑、猜忌和自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问题以及社会隔离现象。研究发现,24%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精神异常,同时约40%伴有耳鸣、20%伴有平衡障碍。老年人随着听力损失加重,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减弱,导致老化加速、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认知能力下降。在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中认知能力下降比较常见。研究发现,虽然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和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阿尔兹海默症在伴有轻、中、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年人的2倍、3倍和5倍。

最后,老年性耳聋还会导致老年人避险能力下降。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警告声(如交通工具鸣笛、火警、周围人的提醒声等)察觉不到,同时伴随年龄增长会出现声源定位能力下降,即对危险警告信号的方位判断会出现问题。因此,老年听力损失带来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可改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了应对老年性耳聋,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助听器进行干预,但对于听力损失达到重度-极重度的老年人而言,使用助听器往往无法改善听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往往采用人工耳蜗植入的方法干预。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改善生活。

在了解完小英父亲的所有情况后,杨海弟教授建议其试戴助听器,面对专业的助听团队并且在正确的、完善的听力学检查后成功选配合适助听器,小英父亲回到了正常的有声生活。

杨海弟教授介绍,按使用方式分类,助听器可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眼镜式、发夹式助听器。

不同助听器类型(图源网络)

盒式助听器适用于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和老年人,操作简单方便、电池续航久,价格相对便宜。

耳背式助听器使用对象范围最广,通过耳钩挂在耳廓后面适合听损儿童接受语训和耳道生长;具有无需订做、操作简单、智能配适、音质好等优势。

耳内式助听器的外壳可根据患者的耳道形状和大小来定做,比较隐蔽轻便,适合听力损失的范围较宽。

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置于深耳道内,完全不被人发觉,对比耳内式更加隐蔽,被称为“隐型助听器”,适用于中青年人群。

眼镜式助听器和发带式助听器上装有麦克风、放大器和振动器。适用于骨导听力受损患者。

杨海弟教授提醒,如果老年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严重,配戴助听器没有改善效果,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

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国际爱耳日,为提高公众尤其是老年人群对听力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听力保护知识,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将于2月28日(周三)、2月29日(周四)分别在南院区、北院区开展关于老年性耳聋主题讲座,讲座会后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多位专家莅临现场。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会、咨询。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黄睿 高敏倩 汪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