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围着T台看豫剧河南戏曲跨界火出圈丨河南寻新记

健康 用户:梁真 1805℃
围着T台看豫剧,河南戏曲“跨界”火“出圈”丨河南寻“新”记

编者按: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创新依然是高频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40多次。

在河南,创新驱动高居十大战略之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顶端新闻策划推出“顶端开场”两会特别版——河南寻“新”记。

特邀全国人大代表、顶端创作者“隔空连线”,共同寻找河南在文化、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新变化、新面貌,共话河南新发展、新成就。

连线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金不换

顶端创作者:青年演员秦梦瑶

近年来,豫剧艺术的活跃度非常高,在创新和跨界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

在2024春晚舞台上,金不换豫剧“混搭”昆曲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顶端新闻戏曲创作者、青年演员秦梦瑶近年来也一直在尝试创新,在“戏歌”作品中融入河南坠胡和摇滚等新元素。

豫剧“小剧场”、沉浸式演出等新的演绎形式带动了河南豫剧出圈。河南寻“新”记第①期,顶端创作者秦梦瑶来到河南艺术小剧场实地寻“新”。

豫剧在跨界表达方面有哪些新尝试?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戏台”变“T台”,沉浸式体验老戏曲的新裂变

说起T台,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模特走秀,T台能够和台下观众面对面、零距离互动。

如今在河南,戏台变成了T台,演员一边串场讲述剧情,一边演绎精彩片段,观众从三个侧面近距离欣赏,主人公即兴坐在观众席演出……这种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耳目一新,再一次实现了“老戏曲新传播”。

前不久,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上演的精华版《程婴救孤》吸引大批观众前来观看。“呦呵,竟然是T台!”走到剧场,这几乎是所有观众的共同感叹。舞台+T台,占据小剧场的一面空间,T台的对面和两侧为观众席。围着T台看豫剧,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让观众们充满了期待。

一场大戏几个演员就能演,节省费用、缩减成本,轻装上阵,大胆拥抱新时代,这种新形式让老戏曲再次实现新传播,让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实现新裂变,为中华戏曲赢得未来。

观众与演员“零距离”互动,本土驻场演出吸引青年豫剧爱好者

戏曲离不开观众,戏曲更应贴近观众。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年轻观众走进小剧场,常常带着一层好奇心。看了这场演出,我觉得好听、好看、好玩,充分感受到了小剧场的开放和包容。”观众刘女士一席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屠岸贾屠杀赵盾一族,站在观众中的“赵家人”应声倒下;屠岸贾一声令下搜寻赵氏孤儿,“爪牙们”便来到了观众席,搜查观众是否藏孤;当程婴唱起经典的“十六年”唱段,观众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整场演出中,观众围绕着T台欣赏演出,演员则从不同的地方登场,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贯穿始终。观众成了演员,演员融入观众,大家都是精彩故事的一部分。

“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在此前采访中表示,引入T台就是为了贴近观众,吸引年轻观众,彻底消除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感,让观众在颠覆性创意下有一种沉浸式体验。

【两地连线】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秦梦瑶:河南豫剧越来越出圈了,豫剧“小剧场”、沉浸式演出等新的演绎形式当下深受观众喜爱,您认为传统艺术如何在新时代绽放魅力?

金不换:豫剧深受人民群众喜欢,我的恩师牛得草先生,在那个时代打造了很多优秀节目,创造了他们的派别,赢得了几代人的继承与发展。河南豫剧的出圈绝非偶然,多少年来,戏曲工作者一直在党的领导下扎根一线创作,各个戏剧家协会的赛事、文化盛宴接连不断,喜事连连。河南戏曲豫剧能出圈来源于我们的“真功夫”。河南豫剧表达的是河南人的豪爽,不到河南去,不听两句“梆子戏”,等于没去过河南。

△全国人大代表金不换

我们目睹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我的团队常年在基层 都有300 多场的演出,非常过瘾,非常震撼!豫剧有这么多的传统剧目为老百姓“敲锣打鼓”“伸张正义”,比如我的剧目《七品芝麻官》,很多老百姓都把我当成现实版的“清官大老爷”,真正把戏曲和生活当中融化在了一块。

你想它的力量有多大?说明人民期盼这种好官员,证明我们抓住了一个时代的题材,这种正能量让大家看了之后很振奋,没辜负我们的新时代。河南的戏曲文化、豫剧文化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点赞的声音,为了讲好河南故事,那我们用河南传统戏曲“守正创新”,满足观众的精神食量。

当下文艺工作者应该让传统优秀戏曲走到基层,像当年“拴保”“银环”那样,在老百姓面前接受人民群众的考验,把好戏演给千家万户,走村串巷,形成村村舞台上有名角、有观众、有戏曲,把常香玉大师的“戏比天大”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我省的戏曲作出更大的贡献。

秦梦瑶:2024春晚舞台上,看到了您的精彩表演,豫剧和昆曲的跨界演绎让人眼前一亮,我个人也一直在尝试“戏歌”方面的探索,您认为当下豫剧在跨界表达方面有哪些新的机遇?

金不换:我们的中国戏曲是一个大家庭,昆曲、豫剧、京剧等各方面的剧种都是一家亲。昆曲和豫剧在一块融合得非常好,它有独特的语言。今年春晚,豫剧和昆曲的跨界演绎并不只是开端的尝试,今后,会长久地和国家的各个剧种融合,虽有行当之分,但是我们的国粹它是相通的,因此观众看了之后感到很轻松。

今后的发展就是吸收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多和外地剧种合作,力推河南戏曲魅力,凸显豫剧的精髓。豫剧有人才、有市场,在全国有较高的影响,文化团队力量庞大,如今全省1000 多个剧团,通过磨练、磨合、艺术的不断发展,几百年来传承至今,豫剧无论和谁合作,走上什么样的舞台,都是老百姓认可点赞的大剧种,大戏曲。

河南文化怎么样能让青年人去接受?我认为把我们的传统戏曲的“老房子”不要拆掉,还要保留它这原汁原味儿,再精雕细刻,赋予时代感,古新结合,节奏感要把握好,让更多的年轻人继续去了解。

第二点是每出戏要有绝话,否则留不住观众眼球,每出戏、每个人物,都能给观众带来的不一样的表演技能,才能守护住这些观众。同时,要演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故事、戏曲,展示我们的魅力。通过“进校园”等形式,把戏曲文化带给他们,让他们从小受到熏陶。要把戏曲新时代的发展和青年观众的沟通,走进高等学院的课堂上讲解,让他们读懂历史,了解戏曲,这样能让青年观众“留下来”。

秦梦瑶:最后想问金老师,今年全国两会又带来了哪些建议?

金不换:我建议要把乡村的大舞台盘活用好,满足老百姓的心声,让剧团好的剧目能够经常性地走到基层,让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再提升。现在的观众需求越来越大,他们都期盼文化团队在乡村、在社区来给他们演出,老百姓现在不缺吃、不缺喝,就是缺精神上的安抚。

我把这个建议提到国家层面上,我认为这是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更符合剧团的成长,同时能磨练青年戏曲演员的成长,让他们把这个舞台用好。因此,我建议村村有大戏,舞台有名角,下面有观众,把河南真正的文化硬件盘活用好。

第二个建议是为谁排戏、为谁立戏、为谁演戏要量体定做。剧本的孵化要认真把关,同事要守住“钱袋子”,禁止铺张浪费。我们一出戏一百万也可以拍,一千万也可以拍,但一千万的戏老百姓看不到,我提倡小投资,大影响。

毕竟戏曲是靠表演的,靠我们的舞台上的功夫来体现的,并不是单纯靠木料木工、大舞美、大制作,过度浪费在舞台上的投入,并不讨好观众,也影响了演员的表演。要为老百姓演戏,老百姓喜欢的戏才是好戏,离老百姓近一点,让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这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戏 。

编辑:D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