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
锣鼓敲响,高跷登场。
2月17日,农历大年初八,周口市淮阳区新站镇,20多名演员穿上戏装、涂上油彩,踩着高跷开始了巡街表演。其中,10岁的男孩李兴源扮演60多岁的媒婆老太,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2月17日一大早,镇子在西北角72岁的刘连营家开始“苏醒”。日出东方,初春的薄雾渐渐散去,演员们相继赶到刘连营家集合。屋内的一口红色木箱内,装着各式各样的演出行头。“我们新站高跷有300多年历史了,我本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高跷演员,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技艺,现在我们这代人老了,又有年轻孩子接班了。”刘连营说。
同全国各地流传的高跷一样,新站高跷的演员角色也有很多,大致包括幽默诙谐的媒婆、风度翩翩的公子、威风凛凛的武将等。其中,媒婆、公子这类角色偏重情节演绎,而武将则展示劈叉、下腰等硬功夫。演出时,分为巡街和撂场两种形式。演员们首先沿着新站镇上的主要街道巡演,在十字路口处则会进行大约5分钟的停留“撂场”。而“撂场”也是踩高跷最为热闹的部分,“打犟驴”、“扑蝴蝶”等精彩演出都是在“撂场”阶段上演的。
“我第一次看到高跷演出,特别好看,演员们踩着1米多高的木棍,还能行走自如表演动作,真了不起!”7岁半的女孩黄梦欣站在三轮车上,朝着巡演的队伍看去,被演出逗得哈哈大笑。
围观的人群簇拥着演出队伍前行,整个镇子跟着沸腾起来。有些沿街商户为了图个热闹、聚拢人气,每每拿出50元至200元不等的“小费”,就可以让演出队伍进行短暂驻演。而这些打赏的小费,也是新站高跷民间团队唯一的收入来源。“实际上演员们都不是图演出费来的,每年就春节或者元宵节演一两场,打赏点钱还不够添置演出服装和道具的,就是我们喜欢高跷这个艺术形式,流传几百年了不忍心看着失传。”上年纪的老演员们说。
事实上,新站高跷之所以能薪火相传,跟每年都有年轻孩子们的加入密不可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新站高跷浓厚的传承氛围。今年,10岁的男孩李兴源第一次参加高跷表演,首次亮相就挑战高难度角色——扮演了60多岁的媒婆老太。演出前,69岁的老演员曾毛现场教学:“过去的老太太都是裹脚,走不了大步,演出时候要晃晃悠悠,迈三步、退三步,还得挤眉弄眼弓着腰,不时跟观众互动,这样才出效果。”
作为首次亮相,李兴源在演出中的表现不仅让老师傅们点头称赞,也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穿梭在演出队伍中,用夸张幽默的动作频频跟围观人群互动,给演出增加了不少“笑果。
演出持续了2个多小时,演员们累得满头大汗,观众们看得意犹未尽。小镇热闹了大半天,新春的年味铺满了大街小巷。
(本报道策划:于扬,文图系大河报·豫视频原创新闻作品,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使用,对剽窃、盗用者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