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从今古商城看郑州智造

美食 用户:张宁光 2144℃
从今古商城看郑州“智”造

全文共

5034

字 | 阅读需

11

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历史》叁拾贰期

河南省会郑州,在约3600

年前是商代早期的

王者之都

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千百年来,这座八大古都中最古老的城市,虽不及隔壁八朝古都的开封,拥有

汴京富丽天下无

的美誉,但其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让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015

12

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举行;

2019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郑州举行;

2022

2

月,郑州入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

……

这些都见证了郑州在快速复兴。

管城回族区与宇通客车

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一般认为,商文化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一是

先商

(商汤灭夏之前),

二是

早商

(商汤至武丁),

三是

晚商

(武丁至商纣,殷墟甲骨文所包含的绝对年代),

绵延500

余年,先后产生了

5

座有影响力的城市,即商丘、郑州、安阳、鹤壁和许昌。

经过3600

年的峥嵘岁月,这些城市仍然在线,其中的商丘、鹤壁及许昌默默奉献着煤炭资源。郑州——

可爱的郑州——

凭借优势区位,升级为河南的省会城市,回归天地之中。

郑州管城是早商时期亳都的所在地、郑州的雏形。司马迁曾在其《史记·

管蔡世家》记载:“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

封叔鲜于管……

治殷遗民。”

这个“

管”

即管城,可以说,管城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从目前郑州商都遗址发掘的整体规模来看,70%

的面积都在管城一带,它是郑州之根。

 

图1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贝加供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管城人口、面积都在扩大。1948年,管城被划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管城曾走出过许多影响思想界的、多民族的大学者、教育家、作家,如列子、魏巍、海霞……其中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除了名人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企业,如河南新华二厂、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通”)等。其中1954年注册兴建的河南新华二厂,是中原地区的印刷龙头企业,原厂地址就在管城回族区的城墙脚下,这里与发现杜岭方鼎的三角公园一街之隔。抬头望去,断断续续的古城墙上不长树不长草,在风化侵蚀下早已变成了光秃秃的小山包,虽没一点美感,却能给厂区遮风挡雨。新华二厂印刷的每本书里,都有祖先的温度。

与河南新华二厂一样能让人感受到祖先温度的企业,还有宇通。1997

年,宇通公司成立选址时,就把管城的悠悠岁月记录在其企业文化的基因里。有人认为不是宇通选择了管城,而是管城选择了宇通。岁月赋予商城墙、青铜器无可替代的古风遗存,那种城郭的筑造、规划设计之启蒙源头,既是上古中国的真实见证,也为宇通客车探索新征程、新世界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坐标和导航。

一个世纪以来,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旺盛需求,为客车行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宇通赶上了这个契机,其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方面都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并多次荣获国家的科技、工业大奖。

2022

年11

月,第二十二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办。远在多哈的宇通客车卡塔尔服务团队负责人介绍说,每天在这里的大街小巷都跑着宇通客车。宇通的1500

台客车,其中包括888

台纯电动客车成了服务本届世界杯的交通主力。多哈这条路,是宇通向“

一带一路”

的西亚延伸。

宇通的故乡在郑州市管城区,将

正于心

”“

服务心

看得很重。宇通很理智,一直保持着紧迫感,这或许是管城宇通、中国宇通如何

勇立潮头

又如何在这被万众瞩目的世界杯

全球性时刻

交出了高质量的时代答卷的答案。

 

图2 宇通纯电动服务卡塔尔顶级足球盛会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曾提到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中国的观感,其认为,中国人极少漂洋过海,而是固守其辽阔的陆地板块。在他们眼里,海洋意味着极限,意味着陆地的终结,他们从未用积极的眼光审视过海洋。

黑格尔这种“

从未”

的说法,实在过于狭隘了。且看,今天的中国人、宇通人早已漂洋过海,把中国制造的触角伸向了全世界。在此意义上分析,宇通或许经过了古老的早商浸润,才活出了通江达海的威武,成就了中国“

智”

造。

杜岭方鼎与杜岭街58号

20

世纪

50

年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来到郑州,看到

25

平方千米的商遗址发掘场地时非常兴奋,随即赋诗一句:

郑州又是一殷墟,疑本仲丁之所都。

大意是说此规模堪比安阳的殷墟。这个推论,让郑州开始有了

商城

的称呼,但郑州是普通的商朝城池,还是王都

这却久久不能确定。直到1974

年,两尊杜岭方鼎重见天日,答案才真正分明。

1974

年,杜岭街

58

号,一户牛姓人家,在午夜被雷雨惊醒后,感到整个房屋在晃动,墙角的一面大立柜随着晃动突然陷入地下的黑洞里。那个年代全国都在

深挖洞、广积粮

。这个洞,不排除是有谁挖到了他家里的防空洞的地下,牛先生起身往洞下一看,发现有个像大锅一样的东西也正幽幽地看着他,这是啥,是文物吗

有点法律意识的牛先生立即向不远处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报了案。

而此时,商代考古队的曾晓敏正在附近从下往上挖。他后来回忆说,这个像大锅一样的东西,就是郑州商城的代表性文物

——“

杜岭方鼎

。其中,稍大的一尊通高

100

厘米,重达

86.4

千克,被命名为

杜岭一号

稍小的则被命名为

杜岭二号

。杜岭方鼎比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还要早约

300

年,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代早期青铜重器。自古以来,鼎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既然杜岭有

国之重器

那么附近应该还会有城垣。

随后,考古队顺着探沟继续寻找,不久便钻探出南部的商代夯土层恰好与郑州明清老城的南城墙重合,这可以证实:郑州商都遗址存在大型城垣,是一座前所未知的古城址。接着,第二、第三处青铜器窖藏坑分别于1982

年、1996

年被发现,出土了大方鼎、大圆鼎、扁足鼎、牛首尊等一大批青铜礼器。

这一系列发现,不仅直观印证了商代“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的传统,也为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

王者之都”

提供了考古学意义上的有力证据,从而使得看似年轻的郑州一跃成为“

中国八大古都”

中最古老的都城。

 

图3杜岭二号方鼎河南博物院藏),通高87厘米,口长宽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约64.25千克。一号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4  河南博物院(贝加供图)

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完在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杜岭方鼎后,继续打听杜岭街在哪里。在游客看来,杜岭街对于郑州的意义,基本等同于南宋御街之于杭州,这里应该奠定了文明古街的自信和底气。

遗憾的是,杜岭街58

号的牛先生一家早已被政府安排了新房,搬走了。换句话说,杜岭方鼎出土的第一现场没有保留,此宅被新房东转租给了一家琴行使用。不过,琴行的经理申正伦很有情怀,这位曾在乐器厂工作过的退伍老兵,在卖琴之余,经常指着店门外的文化墙,给顾客讲这条街的故事,讲杜岭方鼎是怎样在这里的大立柜下被发现的,讲常香玉、马金凤是怎样在这里的“

太乙班”

上唱豫剧的……

告诉人家这条不足一千米的街,就是半部郑州史。每当节假日,他还和琴友们组成乐队,在文化墙前演奏红歌,以艺术形象汇聚软实力。

不少老年人、年轻人都被吸引过来,一位女诗人赞美他是闪着神秘之光的古青铜:古青铜虽然坚硬,但一定要用温柔包裹,执着的思想精髓必定在信念的深处;一位“00

后”

告诉他,自己是杜岭街58

号老宅的后人,准备买他的钢琴,自己从这抹乡愁中获得了优质的思维,明白了原来音乐可以安放一个城市的灵魂。不过更多的人说,是冲着他为杜岭街的付出而来,这里是音乐人的一个梦乡,也是探商寻夏的一个圣地。

不可否认,支持琴行,是他们关心文化建设的一种方式、一种认知的觉醒。

有学者说,河南在历史上曾经集群式地出现过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玄奘、

二程

等文化恒星,但是在今天中国思想界河南的贡献与历史上相比如何

这需要格外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河南一定要加强自己的

软实力

建设,不断扩大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图5杜岭街标识(贝加供图)

图6杜岭街文化墙前小乐队合影(贝加供图)

郑州地铁与文物保护

2022

年初,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郑州地铁

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

郑州入选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这次入选,无疑将增加郑州竞逐国家中心城市的筹码。

之前,郑州既是

八纵八横

的高铁时代的代表之一,同样也是

米字形枢纽

的代表之一。可如今,如何再为这座城市的交通枢纽增光添彩

作为交通枢纽驱动力的郑州地铁,比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在一个不靠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会城市,要发展市内交通枢纽,首选的最强的运送工具就是地铁。

从2009

6

月第一条地铁兴建至今,郑州已开通了

7

条地铁线路,运营线路总长

215.6

公里。这些年,向郑州地铁提供设备后援的是中铁装备集团郑州盾构总装车间,这个车间的盾构机是郑州地铁的

主引擎

”。

不过,在盾构机穿行管城回族区的时候,遇到了维持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文物遗产的保护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拉大城市框架,缓解城市中心的土地压力。但是地铁与文物两个部门也存在着空间上的矛盾,这种矛盾最初让郑州地铁有些困扰和不适,如文物存在着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分类,他们不好辨别,另外,掘进线路调整的土地依附权属问题也不好解决。

2010

年12

月,郑州地铁2

号线一期工程在管城回族区开工。

管城回族区,不仅藏着一座3600

年前早商的王都——

郑州商城,还藏着一座民国年间的院落——

郭家大院,民俗专家称,这里是郑州最后的一家四合院,是管城回族区的一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祖先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从现存房屋木构梁架的椽子上写着“

中华民国拾八年五月初拾立”

的字样可知,时间启于1929

年。不过,因年久失修,院墙有些破败。但院内一株树龄超过70

年的夹竹桃,却花开繁盛,尤其是在每年春夏时节,与书院街附近的小公园遥相呼应,煞是好看,成为游人的打卡地。

不过地铁2

号线设东大街站点时,方案中曾经规划要拆除郭家大院。但郭氏后人郭天育说,建站点是好事,可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东大街到书院街中间的紫荆山路东侧区域是站点主体工程与疏散工程红线区域,郭家大院就在疏散工程内,要被拆除。而更虐心的是,这个拆除方案,在没能和郭家谈好的情况下就公示了。郭家人不愿意了,按流程向上反映情况。为保护这栋古建,郑州古民居保护志愿者和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为此奔走呼吁。电视台、报社也纷纷介入。

在各界的呼吁下,郑州地铁联合专家组重新进行实地勘察和评估,考虑到郭家大院与地铁线路施工区域重合面积小,不涉及地铁主体工程,最终决定将紫荆山路书院街沿线轨道线路重新调整,保护了院落的完整。

这是轨道交通建设与文物保护的一次有益尝试,它避免了施工建设及其他因素对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后续地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不久,郑州地铁拟定了地铁建设对沿线文化遗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力争与文物单位一起,将遗产保护变成合作项目。

把重复的事情做好并不容易,这需要耐心和厚爱。而郑州,这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也不负众望,一边向诗和远方奔跑,一边在全盘考虑沿线的文物安全,守住一眼千年的历史家园。二七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发扬“

二七”

革命传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郑州从此有了“

二七名城”

的美誉。2006

年,在“

二七惨案”

发生83

周年之际,郑州二七塔被列为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参观敬仰的游客络绎不绝。5

年后,即2011

年5

月,因为城市扩建发展,郑州地铁1

号线、3

号线要在这里开工。有了

郭家大院的经验教训,郑州地铁均按照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对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地铁对每个细节都作了精心安排。

在地上,对纪念塔的轴线进行绕避,规划线路则从塔基外侧通过,同时设置隔离桩、树根桩加固、预注浆以及沉降监测等多种保护方案;在地下,采用盾构法隧道施工。

这条地铁线在两年后贯通的那一天,所有的施工人员站在二七广场,向二七烈士致敬。钟声响起,目光凝聚……

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意义的礼拜,它与文物和商城有关,特别壮观。

2014

年,把郑州作为拍摄地的某偶像剧大热,该剧还在郭家大院取外景,

一时间,影迷们蜂拥而至,探幽发微。这个桥段,成了文物得以保护利用的成功案例。其实,

文物在修复保护中活起来、走出来,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

的管城、商城、二七名城。

图7郑州二七塔

往事越千年。说千年的商城,其实在说眼前的商城。说商城中的郑州企业,其实在说郑州企业与商城的关联。疏远与回归,时间与距离

……“

文物

像是藏着炎黄魂魄的一缕衣袂,虽然免不去散发着幽幽的青铜般的那抹古色,但千百年来在融入天地万物的过程中,也一定交织着现代气质的无数网格,比如文物

+

智能网

+

企业网

……

这些网格需要附加高饱和度的色彩,从而让这衣袂的品牌变得足够高贵。

作者:

传记作家贝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