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非遗这种
「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
要好好保护,好好传承
要尽可能地
让它们从乡野走向社会
从一个人的默默坚守
走向一群人的薪火相传
但如何让他们真正地走向大众
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份较全面的非遗名录
或许能够给到那些关注和喜欢非遗的人
一点帮助
#01四平调
河南省商丘市…
四平调是继光绪年间的豫东花鼓艺人申怀德之后,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创造而成。2006年5月,四平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木兰传说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木兰,姓魏,生于北周,死于隋初。祖籍河南省虞城县营廓镇小魏庄。
作为花木兰传说的载体,木兰祠始建于唐代初期,金泰和年间(公元1334年)重修。从《木兰诗》开始,花木兰的故事一直是中国文学、绘画、戏曲和民间传说的重要题材。2008年6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麒麟舞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
麒麟舞发源于河南省睢县蓼堤镇大刘寨村。麒麟舞的鼻祖是冯玮。南明灭亡时(1661年),他把麒麟舞从宫廷带到民间,距今己有349年的历史。
2007年2月,麒麟舞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睢县麒麟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04火神台庙会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商丘火神台庙会是流传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火神台一带的大型民俗聚会,它由民众自发参与组织,以火神阏伯祭祀为核心,集社火、戏曲、曲艺、游艺、物资交流于一体,是河南三大古庙会之一。
2007年2月,火神台庙会(火神祭祀)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1年5月,商丘火神台庙会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05刻瓷艺术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刻瓷工艺纯属手工操作,以钢刀代笔在素瓷上雕刻作画,工艺流程为:设计图稿——过稿——雕刻——着色——成品处理。
2008年9月,刻瓷艺术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6葫芦烙画
商丘市宁陵县…
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才被河南的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
葫芦谐音(福禄)是福禄文化、平安文化、富贵文化、非遗文化、传统优秀文化。
#07布艺
河南省商丘市…
布艺,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以布为原料,运用剪、缝、绣、贴、挑、拨(扎)、拼、缠、纳、叠、镶等多种工艺技法来制作一种布质工艺品。
2014年11月,布艺类豫东虎头鞋、虎头帽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8大仵民间舞蹈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大仵北街民间舞蹈可分为两类七种。两类分别是不带说唱的舞蹈和带说唱的舞蹈。不带说唱的舞蹈有五种:龙舞、狮子舞、跑竹马、踩高跷和鬼会。带说唱舞蹈有两种:小车舞和旱船舞。这七种民舞全部使用打击乐伴奏。前五种舞蹈还配有螺号。
2007年2月,大仵民间舞蹈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9二鬼摔跤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二鬼摔跤又叫二娃摔跤或二喜摔跤,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形式。
二鬼摔跤表演风格独特、风趣、神秘、惊险,它丰富的内容和特征在中华民舞中实属罕见。
2008年9月,二鬼摔跤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刘腾龙毛笔制作技艺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
刘腾龙笔庄,是豫东唯一一家毛笔制作老字号。自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起,刘氏制笔第62代传人刘腾龙移居宁陵开设笔庄,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刘腾龙笔庄是制笔世家,又是百年老字号,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和深厚底蕴的民族制笔文化,对于宁陵、商丘振兴文化产业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1年12月,刘腾龙毛笔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面塑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面塑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贴,用雕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成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2011年2月,面塑列入第二批商丘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王公庄绘画艺术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王公庄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的民俗风情有关。王公庄绘画艺术是农民思维与物质观念的产物,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浓厚,具有形式多样、体裁广泛、构图饱满、画工精细、造形夸张、线条简练、色彩鲜明、质感较强等艺术特征。其以画工笔虎为主,兼画写意山水、花鸟鱼虫、工笔仕女等。
2008年9月,王公庄绘画艺术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鸳鸯转香壶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
鸳鸯转香壶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一种神奇酒具,能在同一壶中倒出不同的两种酒来,后因战乱流入民间,此壶被人们称之为“神壶”。
现在鸳鸯转香壶已取得国家专利,荣获中国工艺品百花奖、优秀产品一等奖、优秀发明奖、民间工艺金奖,被作为历史文物由中国博物馆收藏。
#14柘城泥塑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李秀山泥塑作品大多取材于豫东农村,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所塑人物饱满质朴,线条圆润富有弹性,构图形式简练、精致,制作手法娴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肯定和称赞。
2007年2月,柘城李秀山泥塑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肘歌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
肘歌,被称为“民间舞蹈活化石”。角色的服装、脸谱、道具全部仿借戏曲,是表现戏曲内容的舞蹈艺术。这种稀有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历经千余年。
2008年9月,肘歌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12月,肘歌(宁陵肘歌)列入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16竹马舞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竹马舞又称跑竹马,或为竹马灯会,是一种集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舞蹈。它的演技独特,规模宏大,节目花样多,深受当地及周边群众的欢迎。曾广泛流传于商丘各县(市)、区,唯有民权的竹马舞最具代表性。
2011年2月,竹马舞列入第二批商丘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12月,竹马舞列入第四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商丘剪纸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商丘剪纸艺术风格独具,富有装饰性和观赏性。作品的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充分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经过艺术家的不断创新,由单层单色剪纸拓展为多层多色,使剪纸的表现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展,不但可以表现光感细腻、具有写实色彩的眼中世界,而且可以表现抽象空灵、具有写意色彩的心中世界。“阴阳花”,也是商丘剪纸的一大特点,阴花阳花单独成画,二者相互吻合,相互连接。
目前,商丘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剪纸项目有:夏邑民间剪纸、进远剪(刻)纸艺术、贾艳梅民间多层剪纸和柯蓝剪纸。2011年12月,夏邑民间剪纸列入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留青竹刻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
留青竹刻,始于唐代,定格为一种艺术门类开始于明代。几百年来竹刻的种类越来越多,题材越来越广泛,刻法越来越精细,而留青竹刻在雕刻中是最难的一种。
2017年9月,留青竹刻列入第五批商丘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金麦草画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金麦草画是豫东民间的工艺美术珍品,它有着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和悠久的历史。小麦历来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无论是古人祭祀天地,还是国徽的图案选定都赋予了小麦极高的地位,它象征丰收和财富,人们遂用麦草作为祈福迎祥之草,制作麦草画。
2008年9月,金麦草画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庆丰花鼓舞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
庆丰花鼓舞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承载着当地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情感,对于研究当地社会的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9年6月,庆丰花鼓舞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伞舞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
伞舞(又名风火伞舞)是一种民间杂技艺术舞蹈,在虞城县乔集乡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虞城县乔集乡刘楼村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杂技之乡有多个,就历史、民间基础与影响而言,刘楼杂技也是较为盛名的,有“杂技之乡”之美誉。
来源:畅游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