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时速350公里的济郑高铁,到建成辐射四方、通达全国的“米”字形高铁网;从正式通航的安阳红旗渠机场,到不断恢复和新开通的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2023年,河南“空铁网水”齐发力,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交通惠民工程扎实落地,交通提升驱动“产业引擎”动能十足。/format/jpg">“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通达2月27日,漯河港货运码头一派繁忙景象。等待卸货的货车排着长龙,吊装机械正争分夺秒装卸货物。一条条货船停靠在泊位上卸货装货,等待出发。排队的船只中,船员们驾驶着小船在大船之间穿梭,互相交流,或者上岸办理业务。船长崔杰主要从事短途航运,漯河港是他春节过后的第一单!“我的船上装了1300吨,这一趟运到安徽阜阳。”崔杰说,漯河港人员比较热情,服务比较好,装卸货的速度非常快。漯河港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操作部负责人唐永壮介绍,漯河港口日吞吐量近万吨,九个泊位全部满负荷运转。仅今年1月漯河港吞吐量就达到了23万吨,创单月吞吐量历史新高。/format/jpg">而这仅仅是河南水运的一个缩影。河南地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历史上的中原水运也曾有过“百舸争流天津卫,千帆竞航下江南”的繁盛。因此,实现通江达海梦,一直被身处内陆的河南人念念不忘。同时,水运高质量代表着更高水平的交通,也是成本最省、运量最大、耗能最少的交通方式,据测算,公、铁、水的成本之比为5∶2∶1。一艘5000吨级船舶的运力,相当于100节火车皮或者250辆20吨的货车运能。做大航运文章,做强枢纽经济,承载这一构想,2023年河南全面启动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全省港口年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项目投资达到1000亿元,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沙颍河、沱浍河、唐河4条通江达海集疏运通道,建成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平顶山港、南阳港、商丘港6个现代化港口,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2023年1月—11月,全省港口吞吐量4349.3万吨,同比增长10.6%;集装箱吞吐量8.1万标箱,同比增长117.6%。其中,周口港吞吐量3804.3万吨,同比增长25.5%,折射出河南经济发展新脉动。/format/jpg">“陆上丝绸之路”十年破万列大道越平川,亚欧一线牵。一趟趟“钢铁驼队”来往穿梭,架起中原腹地联通世界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绘就河南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绚丽图景。2013年7月18日,中部地区首趟直达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从郑州启程,中原大地响起中欧贸易新时代的“驼铃”。由此,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河南依靠铁路,放大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建设“陆上丝绸之路”,东联西进、南拓北上,一下子就打开了开放格局。据统计,自2013年7月开通以来,中欧班列(郑州)已顺利开行超10000班,开行班次和质量居全国前列,连通欧亚140余个城市,对接国内50个地市、1500公里半径内的中国沿海十大海港,集疏商品超过10000个品种,超过6000家国际企业参与其中。/format/jpg">“空中丝绸之路”开启新篇章2023年,中卢第五航权进一步扩大,卢森堡货航在郑货运量累计突破100万吨、中方投资收益超100亿元,郑州—卢森堡客运航线开通,中卢往来便利化水平提高;郑州机场开通货运航线49条(国际地区32条)、通航31个国家的61个城市,开通国际地区客运航线18条,其中洲际航线5条,创历史新高。成功举办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十周年暨郑卢绿色丝绸之路首航仪式、“空中丝绸之路”可持续航油发展论坛;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高度肯定郑卢“空中丝路”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的贡献;郑卢“空中丝路”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度品牌建设典型案例。/format/jpg">“网上丝绸之路”越织越密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河南保税物流园区发挥平台优势,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193.4亿元,进出口单量6021万单。通过航空货运、国际卡航、国际多式联运、国内短驳、境内外配送高效链接国内基地和境外节点,实现“一带一路”国家一站式门到门跨境物流供应链网络体系。不断优化跨境电商包机专线,织密“空中丝绸之路”;中大门卡航郑州集运中心启用,拓宽“陆上丝绸之路”,海陆空铁物流贡献超15万吨。四条丝路,全面发力。开放发展,步履铿锵,擘画河南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四路齐飞,豫通天下。统筹:李敬欣 张培君执行:莫韶华 范昭文案:祝传鹏视频:马绍坤海报:韩雨松
四路齐飞 豫通天下
四路齐飞 豫通天下
上一篇:满16减8明晚起将迎新一轮冷空气
下一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迎来新任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