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在河南无油炸不过年

城事 用户:贺滨 1226℃
在河南,无油炸,不过年!

本文由 @豫记 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王五点 | 文

炸,一个自带声效和画面的词语,在中国,它还是“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年要准备年货,油炸食品是其中一部分。全世界怕是找不出第二个国家会像我国一样,这么集中的制作油炸食品了,无论天南海北,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炸。

前一周就听办公室的小伙伴说“我们家已经开始炸了”,年也随着她话音落地,紧迫起来。

在我们老家安阳,这个过程叫做“过油”。每到年前半个月,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你家开始过油了没”,不然就是“开始炸了吗”,我也会不厌其烦的催促母亲,“咱家啥时候过油啊?”

现代人“过油”,大部分都是买现成的馅料。以炸丸子为例,我们家都是直接买肉馅,回来配上生粉、姜末、料酒、十三香、鸡蛋,拌匀了开炸。

可也有特别讲究的人家,买上半扇猪,猪蹄、五花、里脊一一分好,按材质分出适合炖的适合蒸的适合炒的,最后,留出前腿,选上“三肥七瘦”,两把大刀,在木头菜墩上哐哐剁馅,直到红白相间的肉块剁成肉泥。

没用完的前腿切成指头大小的肉条,用料酒、鸡蛋腌过,裹上生粉炸成酥肉。再讲究些,连腌肉的十三香都是自己配。

在河南,丸子、酥肉、鸡块、带鱼,是过年必炸的几样,除此之外,家家户户也略有不同。

我奶奶信佛信各路神仙,新年的味道,人神共享,为了上贡,我们家还会炸粉条,麻叶。

麻叶是一种面食,白面里面放入糖、芝麻,加水和成面团,放案板上擀成薄薄的面片,之后用刀、剪子剪出各种形状,然后放油锅里炸。炸好后,酥脆香甜,是一款非常好吃的小零食。

信阳的饮食习惯和河南其他地区不同,炸的东西自然也不尽相同。信阳过年必炸的是春卷和糍粑,炸好后沾糖吃,油脂、碳水加糖,即罪恶又满足。

办公室里还有许昌的小伙伴,他们家过年要炸“合手拍”。合手拍的主料是肉馅和粉条。粉条煮熟切碎,和肉馅拌在一起,加上葱花调料,在手里团成直径四五厘米的圆球,然后用手掌拍扁,放油锅炸。

炸好的合手拍像个小包子一般,圆圆胖胖,十分可爱。这让我想起了老家的“千刀酥”。

千刀酥就是肉馅做成的肉饼,炸出来跟猪排一样,吃的时候,需要用刀把肉饼切成细长条,可以熬大锅菜或做酸汤千刀酥。

在过去,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单油炸这项工作就能持续两到三天。家里面的大家长炸够各种食物分送给子女,剩余的才自己吃,当然,也有和我奶一样的,还要炸够“老天爷”吃的。

如今,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这样耗时耗力的油炸过程,对很多人而言太过奢侈。那些年三十儿才放假的人,哪有时间油炸。守着爸妈自然有的吃,但即没时间也不会做,且父母不在身边的怎么办?

只能买喽!

前些天我和朋友去郑州顺城街走了一圈,顺城街位于管城区,是郑州城墙根所在处。但随着上世纪30年代冯玉祥“扒掉城墙”的一声令下,如今城墙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商铺。

从北顺城街进去,一路向南,新鲜宰杀的牛羊肉在一排简易棚里依街售卖。再往南走,开始有熟食,牛羊肉的卤制品、油炸制品,随处可见。

有的店铺一分为二,一边卖新鲜的牛羊肉,一边桌子上摆着炸好的酥肉、丸子、腐竹。油锅就在桌子旁边,里面还炸着面筋,油锅旁边的绿色招牌上写着“欢迎订购”的字样。

甚至就连早餐店,都卖着新鲜的油炸制品。

我们去时是中午,人不算多,看见一家正在炸萝卜丸子的四五平米的小店。店主敞开着大门,门上“丸子店”的字样若隐若现,两排不锈钢盘整齐的摆放在铁架子上,里面除了各种丸子,还有莲夹。

郑州开封过年喜欢吃扣碗,扣碗的品种多样,莲夹是其中颇受欢迎的一种。

店主专心的盯着油锅里的萝卜丸子,两把大篦子在锅里来回拨弄,直到丸子炸至金黄,用篦子网起来才搭话:“要哪种?”

我们自然想吃刚出锅的,“就这个萝卜丸子,盛五块钱的。”这一吃不要紧,“比我家自己炸的好吃!”专业的果然不一样,丸子外表焦脆,里面软糯,还有萝卜的清甜,吃的我们心花怒放,直问对方“下一锅炸啥?”

据街上的店主说,年关将至,到了下班时间,这里才热闹呢。

也是,大家准备年货,总得利用下班时间来置办。可话又说回来,虽然这里油炸制品种类齐全,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时间逛街的,对于那些时间更紧的人,超市、菜市场才是更快捷的选择。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超市里循环播放的歌曲能立刻把人拉到准备年货的紧张情绪中来。

年前的熟食区比平日更加丰满,酥肉丸子鸡块鱼块,整齐的码在玻璃罩后面,还有馓子麻叶,也一盘一盘的摆好供人选择。

这些摊位面前人头攒动,足以见其火爆程度。

菜市场一般分布在居民区聚集的地方,也是一座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场所。特别是到了年前,菜市场从开门到关门,都川流不息。

逛菜市场的人年龄偏长,都有自己信赖的老店。

平日里的丸子店更是生意兴隆,队排的老长,甚至有些店为过年专开油炸窗口,但尽管如此,也供不应求。一片慌乱嘈杂中,透出一股喜气洋洋!

对于外国人而言,可能无法理解国人对油炸食品的谜之喜爱。但其实,过年期间的油炸食品,即是客观需要,也是各种心理、生理的共同需要。

在过去,食物的保鲜技术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人们为了过年期间食物不腐坏,便利用“油炸”技术延长食物保质期。

另一方面,对于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油脂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辛苦一年,总要在过年期间犒劳自己。

用油炸食物当奖励,何惧“每逢佳节胖三斤”!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