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考古博物馆里过大年

城事 用户:刘慕骏 724℃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考古博物馆里过大年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专家讲解中国龙、“早商第一玉龙”首次亮相、考古人讲考古、七彩饺子宴、龙灯耀龙年……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不少市民在博物馆里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新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40余场活动带领3万余名观众在考古博物馆体验非遗手工、了解龙的演变历史,为市民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过节方式。

“考古研究院的春节有多好玩”“来郑州看早商第一龙”“甲辰龙年听文物局长讲龙的传奇”等话题连续冲上热搜,为观众度过龙文化年、幸福年贡献了独特的“博物馆力量”。

创意“寻龙” 龙文化提升文化自豪感

今年春节龙是“主角”,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连续策划了多场和龙有关的主题活动,可谓“含龙量”爆满、内容丰富新颖。

大年初一,“甲辰龙祥——历代考古出土龙形文物图片展”为“龙的传人”带来了一场视觉文化盛宴:8000年前查海遗址的“石雕龙”、6500年前濮阳西水坡“蚌壳龙”、5500年前内蒙古三星塔拉“玉猪龙”、4000年前陶寺的彩绘“蟠龙”、3700年前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展览呈现了中国不同时代龙的形态特点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华龙文化在中华文明孕育、萌生、发展、成熟中的精神内涵。

“中国龙形文物图”纪念章、“文创中华龙”手提袋等文创产品,更是吸引了观众纷纷“打卡”;大年初三,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在展厅向观众讲解“中国龙”的演变历程;大年初五,“‘福满龙年’——与龙相约,有龙相送”活动,拿出“压箱底”宝贝、书院街商代贵族墓出土的龙形玉璜,邀请15组家庭看龙形玉璜、探寻博物馆龙形文物、做龙形手工,距今3400年的“早商第一玉龙”首次对公众亮相,引起了现场众多观众和网民的强烈兴趣……

“龙年春节,我亲眼看到了被称为‘早商第一玉龙’的璜形玉龙,参观了‘甲辰龙祥’展,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龙形象和文化传承的知识。”郑州市民曹敏表示,这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让人对中国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早商第一玉龙”的展出现场,更有不少属龙的市民和“龙妈妈”来“沾福气”。

据了解,春节期间,郑州文博部门除了策划举办《甲辰龙祥——历代考古出土龙形文物高清影像陈列展览》,还推出贺岁短片《寻龙记》;“寻龙记趣味问答”、“龙”纪念章打卡、龙年龙形小礼物赠送……这些极具创意又接地气的活动也在龙年春节大放异彩,获得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非遗传承 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浓缩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春节期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观众准备了木版年画、面塑、剪纸、DIY龙灯、制花灯猜灯谜等十余项非遗主题活动,参与活动的市民不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些传统艺术,还能亲手参与制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非遗传承、发展打牢了社会基础。

“我家就在考古博物馆附近,放假没事儿了就经常带孩子来看看。”市民张光表示,“孩子对朱仙镇木版年画很好奇,印出来一张属于自己的年画特别兴奋。”

此外,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的“七彩饺子宴”、制作传统的纸质工艺品拉花和第四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面塑、剪纸祈福、DIY龙年挂饰、沉浸式趣味闯关、制花灯猜灯谜等活动逐一亮相考古博物馆,也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参加,他们体验非遗技艺和新年习俗,对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的种子在心间悄然生根发芽。

“在博物馆里赏非遗,在烟火气与文化味的交融中,触动观众历久弥新的春节记忆,打开中原人过节的新方式。”从外地回家过年的范超对博物馆的丰富活动连连点赞:这些活动丰富了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非遗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来到普通人身边,“让更多观众欣赏传统文化之美,感受质朴的中国年味,真好!”

量身定制 文物知识融入生活

新春佳节,人们常常通过推杯换盏、小酌几杯来交流情感,但饮酒、酒器有什么“讲究”?“商都品礼——2024新春书院街墓地出土商代青铜酒礼器特展”作为“金风拂面——书院街墓地‘金覆面’展”的续展,为广大市民解开了商周时期“酒礼”的秘密。

除了青铜器展,《图说郑州图片展》通过《剪纸上的郑州》《老郑州民俗风情画集》等剪纸和图画形式的文化书籍,使市民感受到了郑州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除三大展览外,“考古人讲考古”、《考古》公益片展播等活动,也使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看到了更加真实的考古工作和生活,拉近了群众与文物的距离,学习了更多的考古知识;“沉浸式趣味闯关”等互动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考古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谈到下一步工作,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立足更好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好地惠及公众、服务社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为公众打造丰富的龙年文博活动,带给观众更多惊喜,让历史看得见、让文脉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