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袁世凯因为母亲进不了祖坟自己死后也不埋在老家项城

文旅 用户:张频 1271℃
袁世凯因为母亲进不了祖坟,自己死后也不埋在老家项城

本文由 @豫记 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史书上对袁世凯大都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称之为“袁项城”,这个从河南项城走出的一代枭雄,自从母亲去世后再不肯回到老家袁寨——那座建于清末的豪门之家,甚至去世后墓地也选在了离袁氏祖坟千里之外的安阳。

在1858年之前,袁寨还不叫袁寨,叫石腰庄。是属于大户石家的庄园。但是这一年,石家渐渐没落,而袁世凯祖父袁甲三凭借着镇压捻军起家,已经是项城新贵。于是出了一大笔钱,把石家买下来,并且改名叫袁寨。

兴建之初,由于捻军匪乱,还在寨边建起了十米高的围墙,挖开了三道护城河,这一固若金汤的城防工事,在后来的对抗中的确保护了袁寨的安全。

袁寨建好一年之后的9月16日,袁世凯出生。这时候,他的父亲袁保中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其中他的正室郭氏生了老二袁世敦。他的侧室刘氏生了老大袁世昌、老三袁世廉,袁世凯出生的母亲也是侧室刘氏。

还记得《甄嬛传》中庶出的皇后为了求得正宫的位置,不惜杀害亲姐姐的梗吗?这是因为,在封建家庭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子具有优先的继承权,所以导致了嫡妻和庶妻的地位高下十分严苛,嫡子与庶子更是水火不相容。这就给后来袁世凯和袁世敦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袁世凯的得名非常凑巧,他出生当天,家里收到了在前方打仗的祖父发回来的家信,说获得战役的胜利,排世字辈的老四最后一个字便用了“凯旋”的“凯”字。

袁世凯四岁的时候,捻军来攻打袁寨,寨中15岁的男子都要外出迎战。父亲把四岁的他抱上高高的城墙,看到楼下冲杀打仗的情景,他竟然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今天的袁寨还保留着几棵一百多岁的老松树,我们无从猜想袁世凯在童年时期,是否也在树下摸过啪嚓,寻过蛐蛐。

可以确定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离开了袁寨。那是,1866年,袁世凯被过继给袁保庆当儿子,早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生母刘氏没有奶水,喂养他长大的是刚刚夭折了儿子的叔母。这个时候,袁保庆被任命为山东省候补知府,要前往济南上任。七岁的袁世凯便跟着养父到济南生活,离开了袁寨。

袁世凯跟着养父到济南和南京生活,到过大城市,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小孩了。好景不长,1873年,袁保庆病死在南京的任上,袁世凯就随着嗣母亲,护送养父的灵柩回到袁寨。失去管教的袁世凯开始天天跟乡里小儿斗鸡走狗。这个时候,担任着户部左侍郎的堂叔袁保恒实在是看不过去,担心他学坏,就把袁世凯接到北京培养教育。

他跟着叔父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学习着官场应对,帮叔父处理许多事情。但是安稳日子也不长久,1878年,袁保恒死在开封的任上。再次扶柩回到袁寨。这个时候,袁氏家族已经开始走向末路。袁保恒死后不久,袁家分家,“将所有田土剖为十二股”。

(袁家骝和吴健雄)

袁世凯继承了养父袁保庆名下一份很丰厚的家产。这之后,他又迎娶了来自于陈州(今淮阳县)姑娘于氏,不久生了长子袁克定。他陈州住了一段时间,这时,他已经两次乡试不成功。眼看着从文没有多大希望,他只好走了叔父们的老路,在武职上创造一番功业。

于是乎,他就开始了后来在历史上浓墨重彩乃至受人非议的作为。在山东巡抚的那一年,他的生母刘氏寿终正寝,在袁世凯天津的寓所去世。落叶归根,死了就入祖坟。刘氏虽然早先为侧室,但是在嫡妻郭氏去世之后,刘氏就被扶正了。可是嫡子袁世敦是袁寨的当家人。

尽管袁世凯为刘氏争取到了一品诰命夫人的名誉,但是棺木运回袁寨,出殡的时候,当家的袁世敦不承认刘氏嫡妻的地位,认为庶妻不能够从正门出殡,而且也不得葬入祖坟,更不能和他们的父亲袁保中合葬在一块。

这时的袁世凯已经当上了山东巡抚,可家族的地位却不是很高,甚至无法为母亲争取赢得的葬仪,他曾跪下向哥哥袁世敦求情,但袁世敦表示毫无商量余地。袁世凯愤而拂袖而去,单独给母亲买了一块风水宝地葬下,自己更是再也没踏进袁寨半步,直到在窃国大盗的骂名中死去的时候,也选择葬在了安阳的一个陌生的村子。

袁世凯的一妻九妾共生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生下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共计79人。如今的袁寨,处处都有袁世凯的印记。2009年9月15日,袁世凯出生150年,海内30多位外袁氏后人聚集河南项城聚会。著名核物理学家袁家骝和夫人吴伯雄的雕像被放在袁世凯纪念堂的重要位置。

1986年11月21日,袁氏旧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项城市政府投资6000多万修缮袁氏旧居。这座村寨占地270亩,拥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248间,是目前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清末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