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划重点2024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推出多项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文旅 用户:贺滨 1779℃
划重点!2024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推出多项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2024年,河南民政工作将聚焦哪些重点工作,彰显为民爱民的力度和温度?

2月23日,河南省民政厅组织召开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3年民政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全面开展老年助餐,全年要建成7300个以上老年助餐场所;加快建设市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织密兜底基本民生保障网……聚焦群众“急愁难盼”,多措并举排忧解难。

全面开展老年助餐  全年要建成7300个以上老年助餐场所

河南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数据可见一斑:截至2023年底,我省6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8.9%,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000万,占比达到20%左右;到2035年,将达2700万左右,占比超过27%。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今年全省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依然是养老,明确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首先,要全面开展老年助餐。“老年助餐工作已列入今年全省重点民生实事。”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余广庆在会上讲话时指出,全年要建成7300个以上老年助餐场所,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全省40%的城镇社区和10%的行政村,每个乡镇(街道)均有1个能够提供配餐服务的老年食堂(中央厨房)。我省还将适时召开全省老年助餐现场会,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

(新郑市辛店镇史庄村日间照料中心2023年8月投入运行后,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等服务)

与此同时,要落实基本养老服务。优先发展护理型床位,适当增设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刚性照护需求。作为今年的一项新任务,还要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要整合利用好政策资源,对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按规定给予补贴,实现集中照护,切实解决失能老年人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要提升居家社区养老品质。街道、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要建好,更得用好,让街道综合养老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充分发挥作用,让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有地方可去,居家养老的能得到方便、快捷、专业的服务。

要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养老工作的主要短板是农村,要尽快补齐。”余广庆指出,县乡两级在提升兜底保障能力的同时,提供低偿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解决农村养老床位不足的问题,要推动50个以上县级特困供养机构达标创建三级以上养老机构;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中心还要继续推进,今年的目标是300个以上完成转型;村级要建成500个以上养老示范服务站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要达到6万户。

会上还指出,全省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不足50%,“一床难求”与大量闲置的现象并存,各地要全面调研、加强统筹,推进供需适配,优化资源配置。为强化项目带动,省级今年要谋划建设河南省养老服务综合示范园区,打造康养宜居的目的地、模式输出先行地、养老人才集聚地。

余广庆表示,养老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基本养老服务、银发经济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品质。

儿童关爱服务再提升  重点推进两项新任务

老有颐养,幼有优育。会上明确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着力提升儿童福利工作水平。2024年,民政部门要坚持儿童优先、统筹推进、公平可及、着眼长远,聚焦困境儿童,加大关爱保障力度,为儿童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第一,抓机构。市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加快建设,建成率达到75%以上,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确保儿童福利保障和权益保护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干事。第二,抓服务。孤儿转移到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后,服务保障必须再上个台阶。要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重点推进两项新任务,一项是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另一项是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首先摸清底数,而后分类施策,提升兜底监护和关爱服务质量,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第三,抓队伍。加强基层儿童福利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服务和权益保护,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推动社会救助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兜底夯基”作为民政部门的重要核心职能,想方设法提升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生活品质。

2023年,我省建成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将438.6万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实现了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救助。全面推行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全年救助20万人次。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认定实现“全程网办”和“跨省通办”,惠及212万人。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持续推进,新增床位3万张,解决了4.1万人的照护难题。

2024年,民政部门将继续织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精准认定分层救助对象,及时实施分类救助帮扶,多方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其中包括,稳步提高低保、特困标准,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急难发生地救助、“小金额先行救助”等,为临时遇困群众救急解难;推进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向低收入人口延伸;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探视、照料服务;鼓励开展慈善帮扶,研究制定《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多渠道为遭受重大突发事件遇困群众提供救助帮扶……

会议还明确,要持续优化河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开发推广“救助通”小程序,推动社会救助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让申请救助更方便。

倡树现代婚俗新风  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机构进公园、进景区

(成都市花园式婚姻登记处的内外景致)

2023年,我省婚姻登记率先实现“跨省通办”,婚俗改革有声有色。2024年,还要着力倡树“文明向上、适度从简、内涵丰富、理性高雅”的现代婚俗新风,在提供规范、便捷的婚姻登记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机构进公园、进景区,鼓励建设室外颁证广场、婚俗文化纪念馆、婚俗文化产业园区等。

婚姻登记处与美景“融合”,是不是很期待?业内人士表示,这样做,可以利用特殊“地利”,在婚俗改革方面做大文章。比如,为新人提供结婚登记服务的同时,更好满足拍照、邀约多人参与颁证仪式等需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打造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的新阵地。

今年,还要健全和完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加强离婚冷静期婚姻危机干预,引导当事人以更加理性的状态思考离婚的必要性,降低冲动离婚概率,促进家庭稳定、社会和谐。

天价彩礼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民政领域热点问题。2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实施,为深化婚俗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余广庆表示:“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倡导文明简约的婚俗风尚,同时,抓好第一批婚俗改革实验区评估验收工作,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举措,在全省推广。”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构建善款使用的全过程监督体系

发展慈善事业是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2023年,我省聚焦群众关切,引导社会力量发挥作用,在全国率先创新建立省市县三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190家,筹集1.13亿元,救助困难群众7.3万人。

公信力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命线。2024年,我省要推进出台《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修改完善慈善组织(基金会)内部监督机制和专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完善、机制健全、运作规范。同时,要采取更加有力的监管措施,深入开展“阳光慈善”工程,全面加强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监管,构建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等慈善财产募集、保值增值投资、募捐成本、管理费用、慈善项目支出等善款使用的全过程监督体系,加强对信息公布活动的监督管理。此外,要大力推进慈善文化建设,鼓励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身慈善公益事业。

2023年,我省销售福利彩票62.36亿元,同比增长26.1%。2024年,要加强福彩销售全过程监管特别是代销行为的监管,夯实安全发展根基,实现全省销量“保63亿争70亿”目标。

会上明确,2024年民政重点工作还包括:推动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开展社会组织特别是基金会(慈善组织)全面清查;加强和改进区划地名管理,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做好特殊节点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救助工作等。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杨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