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文物近4000件套 四分之三以上为首次亮相
殷墟“上新”
2月28日,河南安阳,观众参观殷墟博物馆新馆。本报记者 柴雅欣 摄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中,商朝浪漫而富有想象。浩荡的文明长河中,商朝又是怎样的图景?
河南安阳,洹河之畔,殷墟博物馆新馆近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这里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文物属于首次亮相。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一幅恢宏壮阔的中华早期文明画卷徐徐展开。
全景式展示商文明成就,以车马坑为代表的遗迹展是亮点
2月27日早上八点半,博物馆刚开馆,来自天津的大一学生韩松霖就和妈妈一起进馆参观,足足逛了近4个小时。
“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来过殷墟,这次‘故地重游’有不少新发现。我们看到了许多新出土的文物,不少还是整坑展示,比如2023年刚发掘出土的马祭坑,就像在考古现场一样。”韩松霖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与老馆相比,她觉得新馆展览更加丰富立体,商代的都城、礼乐、青铜、文字等方面都有生动展示。
“都城、手工业、玉器和文字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文明,新馆将‘四大要素’融入商人的生活,从衣、食、住、行、祭祀、农业、战争等方面,展现商文明发达的程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占伟说。
殷墟博物馆新馆地上共三层,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设有“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三个基本陈列、“车辚辚 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展”“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王畿与四方”四个专题展和一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
基于殷墟遗址的考古特性,以车马坑为代表的遗迹展是殷墟博物馆新馆的亮点。在一层“车辚辚 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展”,23座车马坑呈矩阵式陈列,再现3000多年前“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的磅礴景象。不少观众俯身细观,辨认着出土的马车结构、马匹形态。
殷墟马车不仅用于日常交通,还用于战争、礼仪、田猎等方面。它是商王、贵族的重要身份象征,也作为随葬品埋于其墓葬附近或墓道内。经过近百年探索,殷墟发掘出土的商代车马坑已有90余座。而作为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车实物标本,商代车马坑也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
部分车马坑还被包裹在木箱子里。2月28日上午,出土自邵家棚遗址的K3-C1车马坑的“拆包”工作正在进行。工作人员将木箱子上侧的钉子逐一撬出,拆下一片片木板,小心翼翼地清理覆盖在上面的泥土,车轮的弧形轮廓逐渐显现……
“车马坑的展陈理念是边发掘、边研究、边展览。目前还有多座车马坑正在现场清理修复,观众可以看到考古人员‘复原’车马坑的全过程。”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集中展示大量商代青铜器,屯南甲骨、嵌绿松石甲骨等“明星甲骨”颇受欢迎
在二层“伟大的商文明”展厅,四足两耳的司母辛鼎引人注目。这件商朝“大国重器”的内壁一侧刻有铭文“司母辛”,是商朝王后妇好的儿子为纪念她而铸造的。
右边的展柜里是铜色斑驳的司母辛鼎原件,左边则是金灿灿的铜制司母戊鼎复制件。据讲解员介绍,青铜器由铜铅锡合金制成,诞生之初呈金色,但后来长期被埋在地底下,才氧化成了青绿色。观众近距离观赏、触摸复制件,感受青铜器历经千年岁月的流变。
鼎、簋、觚、爵、钺、戈……殷墟博物馆新馆集中展示大量商代青铜器。“在距今4500年至4300年左右,青铜铸造技术开始在中原腹地出现,最初多是小型、扁平状的简单青铜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到商代晚期,我国青铜制造业高度成熟,仅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就有468件。
记者看到,妇好墓、亚址墓、马危墓等出土的器物多为成组成套展示,一同展示的还有出土墓坑、复原的遗址剖面图等。作为一座考古博物馆,新馆展陈强调成组器物而非单件文物,体现关联性和多样性。馆内还设置了体验式铸铜作坊,再现殷商时期青铜冶炼的场景。
“殷墟是目前所知古代都城内发现铸铜作坊最多、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我们把青铜铸造的各环节展示出来,这种场景式展示也是新馆特色。”何毓灵说。
与青铜器一样,甲骨也是殷墟出土文物中分量极重的一类。作为迄今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目前,殷墟已出土16万余片甲骨,发现单字约4500字,已释读约1500字。
布满裂痕的龟壳、兽骨上刻蚀着形态各异的甲骨文,在展柜灯光的映衬下更显神秘……在“伟大的商文明”展厅甲骨文展区,屯南甲骨、嵌绿松石甲骨等“明星甲骨”颇受欢迎,观众们围在展柜旁,讨论着一笔一画的含义。
而在三层“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展区,还有110余片甲骨吸引参观者前来“破译”。
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用甲骨等出土文物策划人物主题展,是殷墟博物馆新馆展陈的一次开创性尝试。“‘子’是这批占卜记录的问卜者,我们根据甲骨上的文字来介绍与‘子’相关的活动,以人物故事的方式进行专题呈现。比如,他与谁往来,他的好友是谁,他祭祀的对象是谁,他怎么去打猎等等。”何毓灵说。
微痕增强让甲骨实物看得更清晰,字形匹配AI算法让甲骨文字更方便查找……16片实体甲骨在特展“C位”展出,上、下方装有的两块数字屏幕颇有“玄机”。
“这是由殷墟博物馆和腾讯等多方共创的数字互动展示,让观众沉浸参与,亲身体验甲骨文化的魅力。”赵清荣说。
人工智能、裸眼3D等新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表达方式。赵清荣告诉记者,博物馆还采用UI技术增加趣味互动,设置人机交互体验区,各种拼图、甲骨文闯关游戏等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殷商文化。
多学科研究和科技考古手段还原商代将军的戎马一生,殷墟考古新成果在新馆首次亮相并将持续“上新”
从展厅入口处一幅亚长率军浩浩荡荡驰骋疆场的巨幅油画开始,“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将一位商代将军的戎马一生娓娓道来。
2000年冬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花园庄村东地抢救性发掘了编号为2000HDM54的商代墓葬,共出土随葬品577件。据铭文可知,墓主为“亚长”,“亚”有武官之意,“长”则是墓主人家族的姓氏。
这是殷墟继妇好墓之后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葬,也是继妇好墓、亚址墓之后殷墟发现的第三座保存完好的高等级贵族墓葬。“‘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展示考古发掘、整理、阐释、研究的全过程,将这座墓葬出土的所有文物一次性分门别类展出,展现了3000多年前一位将军英勇铁血的形象。”何毓灵说。
墓葬是墓主生前世界的缩影:璧琮戚玦,体现亚长位高权重;钺刀戈矛,彰显亚长赫赫军威;锌凿铲刀,再现亚长生活场景。通过多学科研究和科技考古手段,亚长的健康状况、疾病创伤、死亡原因等也已不是秘密。
人骨鉴定表明,亚长身高约170厘米。通过锶同位素与氧同位素检测等方法,专家推测亚长并非“土生土长”的大邑商人,很有可能是来自豫东南的“异乡人”。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1928年,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西北郊小屯村铲下第一锹,拉开中国考古人持续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近百年来,几代考古学家筚路蓝缕,让商代文明更全面地展露出来。
近年来,殷墟王陵区、小屯宫殿宗庙区、洹北手工业作坊区的考古新发现,让甲骨文中记载的“大邑商”面貌更加清晰;陶家营遗址、辛店遗址以及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等殷墟考古新成果,在新馆首次亮相并将持续“上新”。
新馆展出的近4000件套文物中,90%以上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下属的安阳工作队自1950年以来发掘的文物精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还专门成立殷墟博物馆知识文本编制专家小组,多次开展实地调研、专家线上线下研讨等,全面系统编制数百万字的知识文本,为新馆展陈提供了强大学术支撑。
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殷墟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原点和基石
从殷墟博物馆新馆三楼西侧向外望去,穿城而过的洹河蜿蜒细淌,泛起粼粼波光;河对岸,殷墟宗庙宫殿遗址尽收眼底,3000多年前的王朝气象令人遐想万千。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在殷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殷墟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原点和基石。何毓灵扎根殷墟考古发掘一线已有25年,在他看来,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在中华文明探源进程中,殷墟就是主干,由此生长、延伸。
“系统、全面、细致的中华文明探源离不开殷墟,深入了解殷墟才能准确把握中国早期文明的核心要素和内涵。”何毓灵告诉记者。
放眼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商汤立国即以中原为核心统治区域,并积极向四方拓展,通过以青铜器为核心的礼器,将技术与制度向外辐射,形成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化多元一体;与此同时,商王朝吸收中原以外地区的文明成就,将原始瓷器、硬陶技术吸纳进来,显示了高度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置于世界维度的广镜头中——世界上的原生型文明众多,但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长期延续,从未中断。作为全人类共有共享的世界遗产,殷墟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价值,甲骨文、商代青铜艺术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性学术课题。
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将进一步推进夏商文明研究和阐释,为实现殷墟大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高质量保护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新馆一方面以高质量高水准的展览,全面展现灿烂辉煌的商文明及其对中国后世的重要影响,突出商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站、考古小镇等形成集群优势、文物资源优势,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搭建商代出土文物资料、历史文献的数据服务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入口大厅的一面高墙上,镌刻着商汤九字盘铭,印刻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革新姿态。殷墟考古发掘活动仍在进行中,那些深埋着的文化基因密码,仍待我们孜孜探索。(本报记者 柴雅欣 自河南安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