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9日21时59分将迎来谷雨节气。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标志着春季走向尾声,炎炎夏日就要到来。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就能茁壮成长。
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
”;二候
“鸣鸠拂其羽
”;三候
“戴胜降于桑
”。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在桑树上见到戴胜鸟,是养蚕季即将开始的象征。
蚕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蚕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是最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的国家。最早的家蚕是由鳞翅目野蚕驯化而来的,古代先民发现这种蚕能吐丝结茧,从茧上抽取的丝可以用作纺织,便开始驯育这种昆虫而成家蚕。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先民已经开始养蚕。其中最重要的证据是河南省荥阳市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其年代可追溯至距今5500年左右。
我国南宋时期有一幅“纺织科普图册”《蚕织图》,为研究我国南宋时期社会经济与手工艺技术发展情况提供了生动形象的珍贵史料。该画作全长近11米,卷首使用宋代缂丝,色泽十分鲜艳。全卷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单元,中国800多年前江浙一带的蚕织户,自“腊月浴蚕”开始到“下机入箱”为止,养蚕、织帛整套生产工艺流程跃然画上。据《蚕织图》所绘,当时的蚕桑丝绸生产工艺完善、设备先进,说明古代蚕桑丝绸生产技术至此已定型,后来并无大变。
公元前11世纪,我国的养蚕技术传入朝鲜,随后传入日本。秦汉以后,我国的养蚕技术沿丝绸之路传入中亚、南亚及西亚地区。千秋丝路,一茧抽成,我国发达的蚕业催生了璀璨的丝织艺术,更开辟出一条勾连中外的丝绸之路。
来源:科技日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