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随警记丨守护安全还管家长里短扎根海岛15年他已是这个大家庭的重要一员

社区 用户:张频 977℃
随警记丨守护安全,还管家长里短!扎根海岛15年,他已是这个大家庭的重要一员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自2009年张博就与灵山岛产生了不解之缘,至今已经15个年头。15年间他见证了灵山岛这座北方第一高岛从鲜为人知到如今的“旅游度假胜地”,而灵山岛也见证了张博从大学毕业到结婚生子、从“橄榄绿”到“藏青蓝”。15年的时间张博早已和岛上的居民融成一片,他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岛上居民和游客的安全,百余次让居民和游客化险为夷,他成为岛民们的主心骨,调解着家长里短的纠纷、解决着岛民们遇到的大事小情……

张博和同事守护海岛安全

转眼15年,灵山岛已经成为他的家

  1月初,因大风停航多天后,积米崖快船码头到灵山岛的轮渡终于复航了,记者和灵山岛警务工作站民警张博坐上了“灵山2号”前往灵山岛。“前几天因为一些别的工作从岛上下来,加上后面大风船舶停运,我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上岛了,心里有些放心不下。”虽然张博这么说,但实际上岛上人们按部就班的运行着,“我们有两名辅警在岛上,有突发情况他们会跟我联系,我只是有点久了没上去,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总觉着有什么心事。”

出海的渔民见到张博后亲切地握手

  “不知不觉来到岛上工作已经有15个年头了,现在回想一下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张博告诉记者,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了灵山岛,“当时我们这还叫边防派出所,如今早已经并入公安队伍,我们的制服也从橄榄绿变成了藏青蓝。”说起这些时张博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岁月的痕迹,在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现在我感觉这座驻守15年的海岛也是我的家,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你就会觉得你是属于这里的……”

  记者了解到,张博驻守的灵山岛总面积7.6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513.6米,是我国北方海拔最高的海岛,目前岛上居民有近千人。“近几年,随着灵山岛旅游的开发,灵山岛上也大变样,每年的夏秋两季,前来岛上旅游的游客多了,岛上居民也富裕起来,我们的工作也更加紧张起来。”张博说,自小在河南商丘长大,怎么也没想到会跟一座海岛产生这么大的缘分。

  如今,张博的普通话中也带着些许黄岛方言的味道,这是灵山岛带给他的痕迹。

扎根海岛,妻子向他奔赴而来

  船行40多分钟后,灵山2号停靠在了灵山岛码头,从船上下来的那一刻,张博深吸一口岛上混合着海水的空气,露出满足感。“每次踏上岛,都会有种回家了的感觉。”

  从上岛工作的那天起,张博就一直在想“要为岛民做点实事。”“当时我发现海岛交通闭塞,岛内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单一,特别是岛内渔民,不出海时经常喝酒打牌,严重影响了岛内的治安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张博与同事积极向上级争取,赢得当地文化部门和政府的支持,2个月的时间,将原本破旧的废弃民房打造成了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有健身广场、篮球场、图书室、多媒体放映室、网络学习室等多功能的“海疆书屋”。群众在“海疆书屋”跳广场舞、健身锻炼、办海岛夜校、播放电影,极大丰富了海岛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张博和同事在巡逻

  张博告诉记者,上岛初期,岛上生活条件很差,门窗漏风,蚊虫叮咬,夏天热,冬天冷,吃水靠挑,取暖靠柴。这些困难张博都不怕,可让他心里最难受的是自己对家庭的亏欠。“妻子原本在河南老家,我们恋爱结婚一直处于两地分居状态,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当时妻子十分支持我,经常坐火车倒汽车再乘船长途跋涉到海岛探望。”

  记者了解到,2015年张博的妻子更是毅然辞去了河南老家待遇优厚的工作,向他奔赴而来,来到黄岛区打拼,只为消除张博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工作。有了妻子的支持,张博守护海岛的心更加坚定了。

事无巨细,岛上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他的足迹

  从码头沿路直行150米,位于半山腰的两排平房就是灵山岛警务工作站,这里就是张博办公15年的地方。“现在是冬季,岛上鲜有游客,基本上都是常住的岛民,平时我们就进行一些安全宣传工作,提升群众的反诈意识。这要是在夏天,最多的时候会有3000游客上岛,我们的安全保障工作压力很大。”在办公室简单收拾一下后,张博和同事们就拿上反诈宣传页,到岛上的商超、客栈民宿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开展宣传活动。

张博和同事在岛上巡逻

  “张警官,今天刚通航就上来了。”见到张博和同事后,超市的老板娘熟络的打招呼。“是呀,半个多月没上来了,年底了,上来看看能给大伙帮上啥忙。”“近期有没有接到什么奇怪电话?要是有人让你转账可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再三核实清楚,微信群里一些刷单赚钱的链接,千万不能点,以免受骗。”张博一边跟群众打招呼唠家常,一边叮嘱。

张博在码头上宣传反诈

  将岛上人员集中的地方走一遍后,张博又拉着记者来到了岛上巡逻。“我们这个岛的面积比较大,距离岸边也比较远,有的地方手机信号不好,我们到海边去巡逻一圈,看看有没有群众需要帮忙的。”随后,记者就乘坐巡逻车与张博和他的同事一起开始了环岛巡逻。在巡逻的过程中张博就向记者一一介绍岛上的村庄和景点。“这是东南沟村,这边客栈民宿比较多,落潮的时候会有游客和当地的岛民赶海捡海货,这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地方,以前发生过有游客被困的地方。再往前走是一个灯塔,有游客喜欢过去打卡拍照。”

张博和同事在海边巡逻

  巡逻一圈回来已经是一个小时后了,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张博向记者详细介绍巡查的地点和重点区域。“我们在岛上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码头上的渔船进行管理,排查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危险。”张博告诉记者,他们会不定时的开展码头停泊点巡逻检查和视频巡查,对登岛渔船、客船和快艇等船舶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无证驾驶、未编刷船名船号、越界捕捞、休渔期非法捕捞等。”

爱民小事,让他成为群众口中的知心人

  “不断提高岛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就是我的奋斗方向。”在工作笔记的封面上,张博写了这样一句话,时刻提醒自己群众的需求就是守岛民警的号令。张博经常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做一些小事,他说“这样会让我在守岛的日子里感到更充实、更有价值” 。

  记者了解到,在张博刚成为驻岛民警时,了解到由于灵山岛长期依靠降雨蓄水,但岛内可用水库较少,群众日常用水条件非常差。张博一边多方汇报,寻求经费物资支持,一边和政府的工作人员上山下谷,翻山越岭勘探岛内地形,寻找合适的场地修建水库。在水库施工建设时,为了减低人工成本,张博主动请缨,参与到水库施工建设中,背水泥、扛石块,手磨坏了,腿磕破了也从不叫苦叫累,在场群众和施工人员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在他和海岛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满足三分之一海岛群众用水量的水库顺利建成。

张博走访岛上民宿

  人留在了岛上,心也扎在了岛上。经过多年的工作历练,张博逐渐成长为岛上群众工作的“主心骨”,他熟悉岛上的每家每户,谁家有了困难或者谁与谁闹了矛盾,他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并且想办法解决。最让张博记挂的是岛上的留守老人和儿童。

  有空的时候,张博便会到村民家里,给老人们打扫卫生,维修电器,对张博来说,照顾好这些老人和孩子,已经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岛上有一位独居老人,90多岁的高龄了,腿脚不便,长期卧床。张博得知老人的情况后,经常会去看她,老人也喜欢和张博聊聊天。一次,老人对他说:自己一辈子没出过岛,现在自己走不动了,但真想看看岛外是什么样。张博听了感触良多,就想一定要帮助老人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于是,他拿来自己的电脑,一边给老人看外面的影片,一边讲着外面的故事。看到老人心满意足的笑容,张博也很高兴,能把群众这些“小事”干成,自己守岛也就更有意义了。

  “2019年老人98岁的时候去世了,老人也成为了我的回忆,每当想到老人已经走了,我的心里都会有些难过。”张博说,岛上上了年纪的居民他都格外的关注。“过两天我约好了要到70多岁的殷大爷家,给他们送点年货,这老两口的孩子都在岛外,老两口在岛上不愿出去,我就逢年过节去看一下子。”

张博和同事来到商铺进行反诈宣传

  岛上有一名叫轩轩的男孩,父亲摔断双腿丧失劳动能力,母亲每天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一家生活非常困难。张博便和轩轩结成了帮扶对子,积极发动同事战友捐款捐物,并联系学校减免了各类学习费用,协调管区政府将其纳入政府救助体系,帮助轩轩一家解决经济困难。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张博累计筹集助困、助学物资价值数十万元,让岛内的留守老人、儿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百余次救助,让他成为百姓眼里的“守护神”

  由于海岛交通不便,一旦遭遇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就会导致客船停航,岛上的人出不去,岛外的人进不来。每当遇到突发状况,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给张警官打电话,找派出所帮忙。

  张博十几年来开展过大大小小的救助行动不下百次,从山上到海里,从夜间到清晨,有患病老人,也有走失孩童,有本地的村民,也有远道而来的游客,只要有群众求助,他总是竭尽所能帮助他们。

  2023年9月的一天,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在灵山岛运来石景区游玩时不慎滑倒导致左腿胫骨骨折。岛上的治安志愿者第一时间将游客受伤的消息通报给张博。张博立即联系医生赶到现场。他发现游客是在礁石上摔伤,腿骨折不能动,手臂、颈部也有大片划伤,情况十分危急,由于礁石又湿又滑,张博多次尝试才好不容易爬上礁石,小心翼翼地将受伤游客固定在担架上,和医生一起沿着陡峭的石阶抬到平地处。在进行完简单的止血包扎后,张博联系出岛客船等候,驱车将受伤游客送至码头。因正在落潮,客船与码头地面落差较大,无法用担架将游客送至船上,他就毫不犹豫将受伤游客背起,小心翼翼地将受伤游客被到客船上安顿好,之后又联系了120救护车在岛外码头等候,让受伤游客得到了及时妥善的救治。

守护海岛的灯塔

  谈到张博,岛民都是举起大拇指夸个不停。辖区群众肖先生更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如果不是张警官帮忙,我9岁的儿子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原来,2014年的一天,肖先生的儿子阳阳早上肚子疼痛难忍,经过村里医生的诊断,孩子是急性阑尾炎,需要赶快出岛去大医院做手术。但由于当天海上有大雾,从积米崖到灵山岛的两艘客船全部停航,肖先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正在岛上巡逻的张博知道情况后,立即启动了紧急通航预案,联系航运公司上岛救人。很快,航运公司的大船靠到灵山岛码头,接上了肖先生急速赶赴积米崖码头。为不耽误孩子的病情,张博又通知岛外的同事,安排船舶停靠泊位及120救护车等在码头等候。待客船在积米崖码头靠泊,早已等候在码头的民警和120医务人员迅速将阳阳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经过紧急手术,阳阳转危为安。

记者手记:护一座海岛,做守望安全的灯塔

  在远离陆地的海岛上,年轻人逐渐搬离,念旧的老人们成为岛上的主力军,他们不愿离开生活数十年的海岛、改变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小小的警务工作站就是守护他们平安、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的依靠。警务工作站在那里,他们就心安。

  如今的海岛,在发展浪潮下旧貌换新颜,凭借独特的海岛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度假胜地,名声越来越大。护航海岛高质量发展,提升海岛营商环境对守岛民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海浪阵阵,礁石无言,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不断发生,一次次惊险时刻得以圆满化解。海岛上的警务室如同海岛上的灯塔一样,为居民指引安全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