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豫记 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这个人真出格(gāi)。”“这个人真犯色(sái)。”“这个人真上样。”在河南,如果你听到有人这样说你,别担心,他可能是在“夸”你呢。
“出格(gāi)”:泛指言行与众不同
在河南方言中,对言语行动与众不同、不合规矩,且让人反感的,大抵有三种说法,“出格(gāi)”、“犯色(sái)”和“上样”。这三种说法,就连本地人也不一定能分清到底是什么意思。
河南人说“这个人真出格(gāi)。”其中“出格”一词,只是读音与普通话不同,其表达的意思则与普通话完全一样,就是指这个人的言行与众不同。从词性上讲,稍偏贬义。
这里的“格”字做“规格、标准”讲,“出格”就是言行超出了常人应该遵循的规矩与标准。
鲁迅在小说《祝福》里就有“祥林嫂真出格”的句子,说的就是祥林嫂不像别的女人出嫁一样,别的女人出嫁是象征性的“假闹”,而祥林嫂则是对自己的嫁人不满意,是“真闹”,以至于“一头撞在了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
“犯色”:言行不合规矩,虽无关利害,但令人生厌
河南人说“这个人真犯色(sái)。”其中“犯色”一词,在普通话中也有这个词,但与河南方言不同音也不同义。
在普通话中,首先,“犯色”的“色”读“sè”;其次,它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犯颜直谏。用《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中一句话举例:“孝景将侯王氏,修侯犯色,卒用废黜。”是说孝景帝想封外戚王氏为侯,大臣修侯犯颜劝谏,却被治了罪。这里的“色”,明显是指“上级的脸面和尊严”。
第二个意思是指色彩不协调。冰心在《一个母亲的建议》中写道:“两根大小辫儿,再系上两种犯色的丝带。”
而在河南方言中,首先“犯色”的“色”读“sái”,这个读音在普通话里有此音无此调。
其次,它的意思是言行不合规矩,虽无关利害,但令人生厌。其词性稍带贬义。比如:一个人老在别人聊天时不讲方式的插话,大家就会评价他说:“谁谁谁真犯色,不懂一点儿规矩。”
从词义训诂上讲,河南方言中“犯色”,大部分人会认为与性有关,即哪个男人生性风流,命犯桃花,似乎就是“犯色”,而我认为,它应与中国古代讲究色彩的等级有关。
在中国古代,色彩是讲究等级的,特别在大门和服饰上,从皇家到老百姓,是有严格规矩的。比如大门的颜色,在封建时代,朱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宫才能用,汉代以前,诸侯要用朱门,必须经天子的恩准和赏赐,被纳入天子的“九锡”之列。
所谓九锡,是指天子对于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即赐给九种器物。《韩诗外传》讲:“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铁钺,九锡(禾巨),谓之九锡。”
在服饰的颜色上,封建时代更是等级森严。特别是隋唐以后,黄色成为了皇帝的御用服色,起初是隋文帝杨坚穿黄袍临朝,不仅不让庶民使用,就连皇帝身边的重臣也一律不准僭用黄色。
接着是唐高祖李渊经常穿着赤黄袍巾带,就有大臣拍马说,赤黄色是太阳的颜色,由于天不能有二日,皇帝也只能有一个,所以“赤黄色”就成了帝王专用,臣民一律不得乱来。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干脆就下诏规定:“臣民不许着黄”。从此之后,老百姓就再没有穿黄色衣服的权利了。
据史载,到了明代,要求更严厉,老百姓有“犯色”,穿了黄色,杀头的可能都有。
既然色彩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谁若犯了,就是不合规矩,所以,“犯色”在河南方言中就有了言行不合规矩的意思。
“上样”:做事不合规矩,且触及有关人事的底线
河南方言说“这个人真上样。”其中“上样”一词,其意也是指某人做事与众不同,不合规矩,但它比“出格(gāi)”、“犯色(sái)”在程度上更严重,已触及了对方的底线,从词性讲,是完全的贬义。
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由于他头上长了癞疮疤,所以他忌讳别人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这就是他的底线,可王胡偏要当着他的面说“癞皮狗”。那么,用河南话说,王胡这人就叫“上样”。难怪阿Q忍无可忍,直接就厮打起来。
另外,“上样”这两个字是本人根据词义揣度应该这样写的。
河南方言中,还有一个与“上样”词义相近的词,叫“上脸”,是俗语“蹬鼻子上脸”的简洁说法。
其中,“上脸”的“脸”,是一个人最有尊严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最有模有“样”的地方。所以,由“上脸”推之,“上样”应为正确的写法。
总之,在河南人的心中,一个人做事可以“出格(gāi)”,但不能“犯色(sái)”,尤其不能“上样”。否则,小心被人打。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