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线

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李利英豫鲁携手共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文旅 用户:张频 822℃
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李利英:豫鲁携手,共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人类历史滚滚向前,科技发展的潮流永不停歇。面对当下科技创新发展潮流,河南如何抢占先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大河网记者采访到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工程学院校长李利英,探究科技创新发展中的“河南机遇”。

李利英表示,当前,河南省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汇聚科技与产业创新资源要素,持续提升产学研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区域创新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河南“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成为发展的最强引擎。

“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促使河南科技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成果?李利英介绍,当下,环省科学院生态圈正在加快形成,中原科技城在全国科技城中排名跃升至第19位。“中原农谷已打造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53家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重建省医学科学院与中原医学科学城深度融合,优化整合全省医学科学资源,6位院士受聘首席科学家,引聚领军人才33人,已入驻8个研究所。”

高能级创新平台创新策源更加坚实有力。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在郑州正式启动建设。融入种业国家实验室取得重大进展,共建崖州湾实验室河南试验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7家,我省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72家。新建4家省实验室,总数达到20家。建设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参照省实验室体制机制管理运行。新建20家产业研究院,总数达到40家。36家省中试基地中试服务收入达14.1亿元。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先后落地签约。

“此外,河南在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效显著。”李利英介绍,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财政科技支出达463.8亿元,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67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列全国第17位,提升2位。4个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15个省级新兴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已超1.2万亿元。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新晋两院院士3人、外籍院士3人。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签约高质量人才合作项目1837个。

针对当下科技创新的发展格局,河南应该如何把握时代潮流、深耕发力?

“2022年12月,河南、山东两省向科技部报送了《鲁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建设规划》),2023年3月,经呈报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批准,科技部就《建设规划》向国家相关27家部委征求意见并做了修改完善。”为此,李利英建议,抢抓中央科技委深化央地联动、统筹部署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机遇,探索非对称差异化发展路径,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河南与山东共建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究其原因,李利英认为,河南、山东两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具有承南启北、以东带西、突破发展的关键作用,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带动北方地区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两省人口占全国1/7,经济总量占全国1/8,拥有2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5个国家创新型城市、21个国家高新区,建有国家实验室、国家超算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